, 卷第67—68页。]当晚, 高宗驾崩于洛阳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群臣上谥于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这年武则天六十岁。

嗣圣元年(第二年五月),高宗灵驾西回长安。八月,葬于乾陵(今陕西省乾县)。乾陵位于今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坐北朝南,以山为陵。乾陵是唐陵唯一仿京城长安的格局设计营建的,这大概是因高宗生前想念长安的原因吧。

高宗陵前,有代表意义的建筑或设施一是有六十尊名人群像,代表着高宗和武后征服的蕃酋王或王子。陵着高立着一座《述德碑》,碑文是武则天哭着亲自撰写的。在高宗灵驾西回长安之前,武则天为她相处三十多年的丈夫、大唐高宗皇帝告别,她戚戚惶惶、一字一词地亲自撰写了《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全文见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第二编,第二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其一段云:

瞻白云而茹泣,望苍野而摧心。怆游冠之日远,哀坠剑之年深。泪有变于湘竹,恨方缠于谷林。念兹孤幼,哽咽荒襟。肠与肝而共断,忧与痛而相寻。顾慕丹楹,回环紫掖。抚眇嗣而伤今,想宸颜而恸昔。寄柔情于简素,播天音于金石。

文字表达的是真情实意,寄托的是对丈夫的眷恋和哀伤。文意明白,用典也通俗自然,以武则天的文采她没有刻意修饰。

这首先是作为一个妻子对丈夫远去的真挚怀恋。高宗虽不是个有能的皇帝,但很爱武则天,一生都爱她。虽然高宗在韩国夫人母女方面做过令她很伤心的事,但因为他是皇帝,武则天谅解了他。此后,她们一直过的是家庭生活,高宗对她也如同一夫一妻的妻子,这在皇帝制度下也是少见的。

高宗走了,从她身边永久的远去了。刚强的武则天突然像失去了精神支柱,虽然丈夫懦弱无能,但哪怕他一句话不说地躺着,她也感到心里踏实,因为丈夫毕竟是一国之主。如今,无论在朝堂,还是在后宫,她突然感到可怕的孤单,那个硕大的龙庆和龙骑上空空洞洞,那个陪伴她三十多年的虚弱但不失英俊的男人永久的去了。

她的几个孩子除女儿外,都对她没有温情,甚至没有感情,被皇宫的制度隔得很遥远。如今,能体贴她的唯一女儿也住进了驸马府,也被皇家制度隔离着。这使她陷入孤独伤感的自怨自哀之中,无法自解。

高宗皇帝的时代对束了,但接下来该谁的时代开始呢?当然是高宗的皇子的时代,也是她儿子的时代。然而他对自己剩下的两上儿子毫无信心,这就是她《哀册文》中说的“念兹孤幼,哽咽荒襟”,“抚眇嗣而伤今”,这是她心声。李哲和李旦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他们的气魄与学识连高宗也不如,高宗有她辅佐三十年,勉强维持到今日,李哲和李旦谁能去帮助他们呢?想到此,她不由地“哽咽荒襟”。

遵照高宗的遗诏,在天皇柩前太子继位,她明知三儿子不够做皇帝的资格,也照遗诏宣布成为事实了。

所以,后世认定武则天的登基是蓄谋已久,这实在不符合情理。在宣布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