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姚软枝并没有就此满足,她心里始终惦记着即将到来的饥荒,只想自己多做点什么。她的动作越快,做的越多,能够挽救的群众就越多。

所以在把手里的工作交给童局长之后,姚软枝的重点就转移到了编写《农场机械使用配套指南》上。

当初刘智宇教授在电话里命令姚软枝写一本这样的书,让所有有农机使用需求的生产单位都能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老教授这段时间还是打过两次电话催她,知道她在忙一个重要项目的时候,还是叮嘱她别忘了这件事。

刘教授认为,这本书能够帮助到的生产单位远远超出农场范围,对中国农业机械化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还告诫姚软枝,一定要用最浅显最容易懂的文字去写,尽量让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都能看懂,这样的话农业机械化才能真正落实到最前方的田间地头。

这本指南初稿完成的时候,已经到了1955年的年底。

盛有为的系列报道也在这个中国人传统节日即将到来的时间,出现在了《人民报纸》的第三版,激起了轩然大波。

姚软枝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他所有的报道。

这些报道资料翔实,证据确凿,笔锋老辣,能够看出盛有为胸中的愤怒。

报道的重点是揭发县级以下基层干部面对层层加叠的政治任务,如何从最开始的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变得斟酌利害、权衡得失,尤其是当那些敢于提出异议,为基层百姓考虑的干部被撤职之后,留下来的干部又是如何态度大变,选择向政治低头的。

在这个以政治为纲、政治挂帅的年代,盛有为这样实在是太危险了。

姚软枝猜想,他肯定没有把自己的提醒当回事,毕竟他也是个老革命老记者,心中必然充满热血。

如果运动起来,盛有为受到批判,姚软枝觉得,她的责任太大了。

她给盛有为打了电话,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盛有为在电话那头大笑。

“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姚处长你也未免太小看我盛某人了。”

挂了电话,姚软枝心中又是堵又是热。

全球这么多个国家,有哪个像中国这样拥有五千年历史不曾断绝?有哪个国家一时沉沦被强盗旧奴欺压百年,仍旧不曾死去,最后从泥潭中挺直身躯,一步步走上光明大道?

没有!

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中国!

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做到?就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脊梁从未折断,无论面对什么苦难,总是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自己的国家和同胞献出一切。

过年的时候,袁家四合院里更加热闹了。

姚学义和李育红都到了京城,姚学义就在温俊海工作的军校就读,休息的时候经常来看望妹妹。

李育红在速成中学读书很认真,家里寄东西来的时候,她就会跑来给姚软枝送一些,但是平时并不常来。

姚软枝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