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朱祁钰时代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小说*无广告的~收藏~顶*点*书城一是红夷入侵南洋这是明帝国最终向欧洲扩张也就是后来数次西征的根本原因。第二个分水岭就是于谦病故从此开始明帝国的扩张度慢了下来并且以国内展巩固内政为主。

这两个分水岭实际上就是明帝国在重外与重内两个方向上的转变。红夷入侵南洋之后明帝国的基本政策都是以扩张为主通过扩张来达到展的目的而且展的动力也是扩张。而于谦病故之后朱祁钰开始重视国内展扩张的度放慢了很多国家的展也不再以扩张为基础了。

三个月之后朱文正被正式任命为帝国第二任总理大臣负责总管帝国内政外交事务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而朱文正只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四年就因病辞职了。帝国的第三任总理大臣是前外交大臣何山。何山也只当了五年就因为能力不足而辞职。而朱祁钰时代的最后一任总理大臣为于谦的儿子于冕。也正是从于冕开始于氏家族成为了帝国最为显赫的政治家族其地位仅在帝国皇族之下。

朱祁钰也再没有动远征至少没有亲自率军远征。对欧洲的远征行动在四年之后结束当瑞典王国的古斯塔夫国王承认了明帝国的宗主国地位之后远征结束。虽然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里明帝国的远征军仍然在世界各地征战包括后来在新大6上对几个印第安国家的远征行动但是朱祁钰再也没有参加过远征。甚至可以说远征只是明帝国继续巩固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动而已而不再是帝国的主要任务。

陈懋在两年后因老辞职罗国栋成为了帝国第二任总参谋长。五年后杨天奉接任了这一职务此时杨天奉已经是帝国6军元帅6军司令帝国6军头号人物。而在朱祁钰时代最后的一位总参谋长是顾成林。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6海两军司令官轮换担任总参谋长的规矩被确定了下来。

因为朱文正何山两人都不是于谦那种全能型的总理人才因此朱祁钰在半年后开始亲理朝政。因此朱文正与何山也被认为是“幌子总理” 。在两人担任总理的九年中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是由朱祁钰处理的两个总理实际上等同于皇帝的高级顾问与秘书。也就是这九年时间朱祁钰巩固了他在此之前二十一征战所获得的战果巩固了帝国的根基同时也让帝国避免了内乱。

在朱祁钰亲理国政的九年中内政展永远是帝国的重点而且这重点中的重点是人才的培养。这大概也是因为失去了于谦对朱祁钰产生的巨大影响吧。在于谦之后帝国竟然无一人能够顶替。这让朱祁钰深感震惊也让朱祁钰深感后悔。帝国在人才的培养以及选拔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这九年中朱祁钰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与选拔系统。

明帝国第一个正规的教育体系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朱祁钰确定的教育系统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公共教育由国家负担教育费用所有适龄儿童不分贵贱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性别只要是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都将进入帝国政府开办的学堂接受五年的基础教育。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