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衡觉得自己童年的经历可谓是相当丰富和精彩。

三岁前在首都生活,每天不是跟着爸爸去保育院,就是随着妈妈在供销社上班。亦或者跟随父母穿梭在首都的大街小巷,含着糖吹着风惬意非常。

嗯,以上这些他画面都没什么记忆了,但有照片为证!他的记忆中,更多的还是在上阳村生活的那段日子。

对于衡衡和妹妹彰彰来说,比起首都上阳村更像是他们兄妹俩的第一故乡。

于他而言故乡并非是他的生育之地,而是成长之地,是他长大后每当需要翻开记忆舒缓心情治愈心灵之时出现得最多的地方。

他在上阳村度过几年相当愉快与轻松的日子,即使回首都后几乎每年暑假他也会随着妈妈去上阳村。

衡衡学上得早,乔茗茗从大学毕业时他竟也恰好小学毕业,那时他不到十一岁。

瞧着还是小豆丁似的儿子,乔茗茗心中纠结非常。

“要是有人欺负你,你该怎么办?”乔茗茗特别操心地问。不是她杞人忧天,而是这段时间社会风气属实不算多好。

一方面是才开放,大家好似被压了许久的弹簧突然不压了般,从一个极端来到另一个极端。另外就是随着知青返乡,城里的工作岗位不够供应,好部分人闲下来了,闲了可不就滋生许多事端。

衡衡:“我可以告老师。”

乔茗茗:“告老师也是被欺负完了才告,这样不划算!”

衡衡立刻抱着妈妈的手臂,撒娇:“那你带我一起去。”

“屏北县的教学质量和首都没法比。”乔茗茗摊摊手,纠结就是纠结在这里。

但宁渝还在上阳村忙着果园的事,她对自己的未来工作也有规划,等分配的事解决后得回上阳村。

原本的计划里是让衡衡住在姥姥家,然后待在首都上学。如今都跟老娘和婆婆两边说好了,请两位老人多多关照,受累受累,但乔茗茗临了临了倒是想改变主意反悔。

可为了教学质量把衡衡留在首都,舍弃父母的陪伴,这好像有点捡芝麻丢西瓜的意思。

乔茗茗叹气,太难了。

最终权衡利弊,衡衡还是跟着她包袱款款回了上阳村。

宁渝的果园工作因为摊子铺太开,出乎意料的要延期。后来工作结束能回首都了,乔茗茗反倒因为工作的事得留着。

你忙完我忙,忙着忙着,衡衡就在屏北读完了中学,彰彰也在屏北结束了初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八十年代后期时社会各方面的风气比起从前已经相当开放,参加高考的人数更是一年比一年多,而录取率却不算高。

做父母的对孩子学习这件事都很看重,这两年连屏北这个小县城里都冒出不少补习老师和补习班。

不少人家砸钱砸得厉害,恨不得用氪金的方式让孩子的成绩提升,乔茗茗焦虑一阵后,还是决定自己和宁渝撸起袖子上手来。

宁渝不必说,他连乔小